第二次党代会以来,学校科学研究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,在校党委、行政的正确领导下,围绕学校重大发展战略与核心工作,以有组织科研为驱动,以制度建设为保障,以科研团队和创新平台建设为关键,以项目为抓手,以高质量成果产出为目标,以服务地方产业发展为突破口,实现了科学研究的高质量发展。
以制度为保障,持续完善科研管理内涵建设
探索构建新型科研评价体系,修订《科研工作量认定及奖励办法》,在办法中进一步突出应用导向、质量导向和多元化评价。进一步加强科研管理内涵建设,修订出台《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办法》《学科带头人与学科方向带头人遴选与管理办法》《项目管理办法》《经费管理办法》《学术会议经费管理办法》《新型智库建设实施方案》《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》《学术交流管理办法》《学术院长实施办法》等文件,学校的学术本位意识进一步加强,为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。
以项目为抓手,促进高质量成果产出
2017年以来,学校各相关单位紧紧围绕新能源新材料、生物医药、集成电路封测、电工电器等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和伏羲文化、秦早期文化、石窟文化等区域文化资源,鼓励教师积极对接企业和地方单位,开展技术攻关课题和智库研究。截至2023年,累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5项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9项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1项、省部级项目264项、地厅级项目240项、横向项目302项,到账经费共计7000余万元。
以项目促高质量成果产出,2017年以来,发表学术论文2300多篇,其中高水平学术论文500余篇;出版专著、教材150余部;申请专利320余件;科技成果转化到账经费近300余万元;获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共计41项,其中一等奖7项、二等奖13项;获省科技奖6项、省专利发明奖1项;获地厅级科研奖励140余项。
以校企合作为路径,打造新型科研平台体系
2017年以来,科技工作始终坚持“四个面向”,以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导,以保护、传承和活化利用文化遗产,筑牢国家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,建设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等为服务目标,持续深化校企、校地合作,积极构建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型科研平台体系。
截至目前,学校获批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高加索地区研究中心、集成电路封装测试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、甘肃省全固态激光工程研究中心、甘肃省大樱桃技术创新中心、甘肃省农村绿色发展协同创新中心、甘肃省集成电路智能装配行业中心、甘肃省高校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研究院、伏羲文化产业研究院、甘肃省重点实验室等9个省厅级以上平台,获批李永胜院士工作站,建设魏志义专家工作站,成立智能装备制造、装配式建筑、渭川文化、山海经文化产业研究院,和天水市人民政府共建伏羲文化研究院、大数据产业研究院;和天水电传所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,和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共建麦积山石窟研究院,和东旭集团共建光电显示材料研究院,新成立红色文化研究院,主动对接甘肃省集成电路创新联合体建设、数学基础研究中心建设;主动谋划天水高等研究院建设等,加强与区域行业产业部门和头部企业对接,加快实施“千校万企”协同创新伙伴行动、“百校千城”未来产业培育行动,做好有组织的产学研深度合作,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平台支撑。
以科协和社科联为纽带,不断提升科技服务水平
率先在省内高校成立科协和社科联组织,广大科研人员以科协和社科联为纽带,积极发挥科学研究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功能。10余位优秀教师通过科技服务团、博士考察团、科技特派员等形式,精准对接服务区域产业发展需求;6名教师受聘天水市科技顾问团顾问;科协多次组织“百名博士三进”活动,选派学校高层次人才赴华天科技、星火机床、众兴菌业、东旭集团等27家工业企业和农业合作社,以及天水市10余所中小学开展科技服务工作;与天水市科协联合承办“科创中国”技术交易大会天水专场暨麦积山·首届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论坛;“甘肃省农村人才教育培训基地”以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为宗旨,共举办各类人才培训60余期,受训人员8000余人,“省级脱贫攻坚(乡村振兴)农村人才实训基地项目”多次被省委组织部评为“优秀”。
社科联组织“百名社科专家下基层开展大调研大创作”活动,调研天水历史文化资源,服务天水文化大市建设;筹办了陇右讲堂、第五届华人国学大典甘肃论坛、两届“伏羲文化论坛”、两届红色文化论坛。
审核:王弋博
责编:周绪境
陈玉珍
编辑:黄亚珠
编审:罗文研